女性不孕检查项目有哪些?这8大核心检查助你找准病因
导语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女性生育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不少备孕夫妻遇到生育困难时,系统的不孕检查就成为关键突破口。小编整理了最新临床诊疗指南,为您梳理8大核心检查项目,帮助您科学规划检查流程,精准锁定问题根源。

一、妇科基础检查
1. 生殖系统发育评估
初次就诊时,医生会通过问诊了解月经史、生育史,配合外阴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先天发育异常。部分闭经患者需特别注意阴道、子宫的形态是否正常。
2. 妇科双合诊检查
通过腹部-阴道联合触诊,可实时发现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占位性病变。这项无创检查是排查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方法。
二、B超监测
1. 子宫形态及内膜厚度检测
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纵隔、单角子宫等畸形,同时测量内膜厚度。优质内膜需达到8-14mm才具备良好的胚胎着床条件。
2. 卵巢储备功能评估
通过窦卵泡计数和卵巢体积测量,35岁以上女性可及早发现卵巢功能衰退迹象。AMH检测结合超声数据能更准确评估生育潜能。
三、内分泌功能
1. 性激素六项(月经2-5天)
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比值异常可能提示卵巢早衰,泌乳素升高会直接抑制排卵功能。建议在经期第2-3天空腹抽血检查。
2. 甲状腺功能及血糖检测
甲状腺抗体阳性可能引发反复流产,糖代谢异常则会干扰卵子质量。这两项常被忽视的指标应纳入常规筛查范围。
四、输卵管通畅度
1. 子宫输卵管造影
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碘油造影,不仅能显示输卵管形态,还有轻度疏通作用。检查后需避孕1个月避免辐射影响。
2. 造影与通水术的适应症对比
造影术可精确定位堵塞部位,而通水术更适合轻度粘连的初步疏通。医生会根据病史建议合适检查方式。
五、免疫学筛查
1. 抗精子抗体检测
这项血液检测可发现免疫性不孕因素,阳性结果提示体内存在攻击精子的异常抗体,需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2. 抗子宫内膜抗体筛查
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中,约15%存在这种自身抗体,会导致胚胎着床困难。检查需在非经期进行。
六、遗传因素排查
1. 染色体核型分析
针对有两次以上自然流产史的女性,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可排除平衡易位等遗传异常,建议夫妻双方同时检测。
2. 遗传代谢病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可发现叶酸代谢障碍等隐形问题,这类异常可能引起胚胎停育但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七、感染因素检测
1. 生殖道病原体筛查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能造成输卵管损伤,建议同时进行宫颈分泌物培养和血液抗体检测提高准确率。
2. 特殊感染指标检测
TORCH检查(弓形虫、风疹病毒等)对备孕女性尤为重要,急性感染期需推迟受孕计划。
八、配偶精液常规检查
男方需禁欲3-7天后进行精液分析,重点观察精子浓度、活力和畸形率。临床数据显示,约30%的不孕案例存在男方因素。
| 检查类别 | 主要方法 | 检查目的 | 适用人群 |
|---|---|---|---|
| 输卵管检查 | 子宫输卵管造影 | 确认通畅度及形态 | 备孕超1年未孕者 |
| 排卵监测 | 经阴道超声 | 追踪卵泡发育过程 | 月经不规律女性 |
| 免疫筛查 | 血清抗体检测 | 发现免疫性不孕因素 | 反复流产患者 |
| 遗传检测 | 染色体核型分析 | 排除遗传性异常 | 家族遗传病史者 |
结语
系统的不孕检查犹如精密导航,需要生殖科、内分泌科、影像科多学科协作。建议夫妇双方同步检查,从基础项目逐步推进。检查前注意避开月经期,部分项目需要提前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