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2025-09-30 15:59:22
三年前的春天,小编和先生开始认真备孕。在尝试了体温监测、中药调理、针灸助孕等各种方法后,2025年我们终于走进生殖中心。这篇记录将从基础体检到方案调整,真实还原从自然备孕转战试管婴儿的心路历程,特别整理不同促排方案的适用情况与个人体验对比。
一、基础检查
当生殖科主任建议做宫腔镜探查时,我才知道除了常规的激素六项,子宫环境对胚胎着床有多重要。AMH值1.2的检测结果让我陷入慌乱——原来自己的卵巢储备已接近警戒线。那段时间每周往返医院,从输卵管造影到免疫筛查,看着检查单上新增的胰岛素抵抗诊断,终于理解医生建议直接试管的良苦用心。
二、拮抗剂方案
主治医师在病历本上写下拮抗剂方案时,详细解释了这种促排方式的优势:适用于卵巢储备不足且需要控制LH峰的患者。相比需要降调的长方案,这种短期用药更符合我的生理指标。记得促排第6天B超显示有3个优势卵泡时,护士特意提醒要注意高蛋白饮食,防止腹水影响取卵。
三、方案调整
首次鲜胚移植失败后,生殖团队建议改自然周期方案。没有促排药物的干预,每月只能取到1-2颗卵子的现实,让我重新思考微刺激方案的意义。当换用来曲唑进行温和促排时,虽然周期延长至15天,但内膜厚度明显改善。这份用药记录或许能给大家参考:
方案类型 | 适用人群 | 周期时长 | 取卵数 |
---|---|---|---|
拮抗剂方案 | AMH偏低患者 | 12-14天 | 3-5颗 |
自然周期 | 反复移植失败者 | 28天 | 1-2颗 |
微刺激 | 卵巢功能衰退者 | 15-18天 | 2-4颗 |
结语
回首这三年备孕转试管的历程,从执着于自然受孕到学会与生殖规律和解,每个方案调整背后都是医学认知的进步。希望这篇备孕3年转试管婴儿心路历程分享,能为正在选择促排方案的姐妹提供真实参考。生育这件事,有时候需要的不仅是坚持,更是懂得在恰当的时候做出科学抉择。

试管好孕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