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需要做哪些检查?详细解读检查项目及流程
导语
子宫内膜炎作为妇科常见炎症,若未及时诊治可能引发不孕、宫腔粘连等严重后果。本文系统梳理2025年临床最新检查方案,通过四大检查模块详解,帮助患者快速了解诊疗流程,把握黄金治疗时机。

一、核心检查项目解析
1. 妇科触诊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评估子宫形态,典型表现为子宫体压痛明显,宫颈抬举痛阳性。特别注意异常分泌物检测,采用PH试纸检测阴道酸碱度(正常值3.8-4.4),若PH>4.5提示菌群失调。
2. 实验室检测组合
• 血常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10×10^9/L,CRP>8mg/L提示急性炎症
• 细菌培养:需氧/厌氧菌双重培养,精准识别大肠杆菌、链球菌等致病菌
• 宫颈管分泌物PCR检测:快速筛查衣原体、淋球菌等特殊病原体
二、影像学诊断要点
经阴道超声检查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诊断标准包括:
• 子宫内膜厚度>12mm(增生期)
• 宫腔线分离>3mm
• 内膜-肌层分界模糊
对于复杂病例建议进行宫腔声学造影,准确率可达92%以上。
三、病理活检流程
诊断性刮宫需在月经前1周实施,病理分级标准:
• 轻度:浆细胞<5个/HPF
• 中度:5-10个/HPF
• 重度:>10个/HPF伴间质纤维化
新型免疫组化检测CD138阳性细胞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至97%。
四、标准化就诊流程
1. 初诊问诊(20分钟):详细记录月经史、生育史、疼痛VAS评分
2. 基础检查(40分钟):包含妇科检查+超声+血常规组合
3. 进阶检测(2-5天):根据初步结果选择细菌培养或病理活检
4. 报告解读(15分钟):医生说明炎症分级及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检查前3天禁止性生活,避开月经期(最佳时间月经干净后3-7天),若有急性发热需延迟检查。
结语
通过本文对子宫内膜炎需要做哪些检查的详细解读,患者可系统掌握从基础触诊到病理确诊的全流程检查方案。建议出现异常阴道出血、下腹坠痛症状时及时就医,2025年最新诊疗指南显示早期规范检查可使治愈率提升至89%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