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客服

京沪17位名医发表《尊医宣言》(本人有幸参与录制) (转载)

卢慕峻
卢慕峻主任医师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泌尿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男科,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男科

京沪17位名医发表尊医宣言  青苹果健康授权本报发布超十万网友签名“抵抗医暴”( 日期:2015-07-24  作者:马丹  来源:新民晚报 )

  5月至今的短短2个月,全国已连续发生20余起伤医事件。医患冲突不断发生的同时,一段倡导“尊重医生,抵抗暴力”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特别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卢慕峻

   在这段长4分36秒、名为“尊医宣言”的视频里,17位京沪名医回忆了自己的从医初心,并纷纷表示:即使面对艰难的从医环境仍不后悔从医。“来自患者的 尊重与感谢,是自己继续行医的最大动力。”“没想到视频上线10天,已在微博平台获得913万次阅读、近14万人自愿签署尊医宣言。”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成 为签署宣言的第一人,潘石屹、任志强等社会名人也纷纷转发表示支持。“尊医宣言”发起人、熟人医患沟通App“青苹果健康”创始人徐嘉子说,我国的医患关 系改善迫在眉睫。

  青苹果健康今天授权本报独家发布的一份“尊医宣言”医患调查显示,受调查的医生中,近半数认为当今医患关系“极差”,而66%的患者也认同医患关系不佳。

  本报记者  马丹

医生发出肺腑之言  “我们不是天使,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

   视频中,倡导“抵抗医暴”的17位医生均为上海、北京两地三甲医院副主任级别以上的医师,都有至少10年以上的从业经验,其中,不乏医学界的大腕,比 如,赵本山的脑外科主刀医生、上海德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宋冬雷,中国腹腔镜治疗先驱、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郑民华等。

  “我们 不是天使,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这是短短4分钟的短片中,17位名医发出的肺腑之言。他们或因为家庭或因为职业憧憬走上医学道路,当中也有不少的“医二 代”,如二炮总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韩冰出身医学世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李征的母亲就是一名医生。回顾自己学医初心及对医生这 份职业的理解,不少人感慨:即使当下对于医生这个行业有不解有矛盾,仍然“无怨无悔”,“生而为医是源自自己内心的荣耀”。

  但是,这群 已小有成就的医生坦言,刚毕业到从业十年内的医生目前生存现状较为糟糕。郑民华说,当前最有压力的群体就是刚毕业到从业十年内的医生,他们更辛苦、压力更 大、收入更低。上海长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廖建春透露,在上海,住院医生在33岁到35岁拿到的月收入5000元不到。

  在视频中,医 生们纷纷表示:救死扶伤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病人的一句感谢。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海拥说,医患共同的敌人就是疾病,只有站在一个战壕里,才能最终战胜敌 人。长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廖建春说,医生如果是作为一个职业,可能并不适合,医生必须当成一个事业来做。

网友热议医患关系  “来自你我的尊重与感谢,是医生们坚持下去的正能量”

   7月15日“尊医宣言”视频上线。两天后,视频就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之一。截至目前,已引发近7000名网友参与讨论。网友“奈良的鹿”说,培养出一名医 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先不说待遇如何,现状是医生得不到基本的尊重,还有可能赔上命。有不少网友坦言,有良知的医生不少,但收红包、走后门这类事情也不可 否认。“中国老百姓确实遭遇着挂号难、看病贵,医生态度不好还要收红包的难题。”但上海交大医学院毕业、曾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的徐嘉子说,在国外,看病 难、价格高同样阻挡着普通百姓求医之路,在美国,预约挂号的费用一般为120美元,急诊更贵,要450到600美元,而在中国,2013年数据显示,三甲 医院的门诊次均费用为253.2元。在美国,公立医院的挂号预约一般要一周,检查要约到几个月之后。“中国当下医患问题的根本矛盾在于医疗体制,这不是一 朝一夕能更改的,但来自你我的尊重与感谢,却是医生们坚持下去的正能量。”

调查  七成医患间有过言语冲突

  近10年来,医患关系恶性冲突高发,频频引发社会热议。2014年全年,我国共发生杀医伤医事件155起。

  “尊医宣言”医患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受调查的医务人员认为现在的医患关系不能算是“好的”,58%的医生认为“伤医事件对心态影响很大”;27%的病患勉强认为现在的医患关系并没有特别激烈,只是较为“一般”。

   医疗暴力包括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调查显示,接受调查医务人员中,22%曾经和不理解医生的病患发生过肢体冲突,高达70%的医生受到过语言暴力;七成 医务人员遇上不理解医生的患者会觉得生气、伤心。接受调查的患者中,64%遇到医患沟通问题时会继续尝试努力沟通,但也有6%承认自己脾气比较急,遇到问 题就“有点生气,可能会引起争执”。

  全社会的尊重缺失、没有安全感的工作环境等,正在动摇医生信念,受调查的医务人员中,已经2%放弃从医,23%“经常后悔”,“从来没有后悔”仅占20%;近七成医务人员明确表示不会让子女继续选择医生这个职业。

视频地址:http://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50724/content-476367.html

显示全文

发布时间:2015-07-27 16:29

上一篇: 前列腺穿刺活检需要做吗?《新民晚报》康健园 (原创)

下一篇: 保还是切?膀胱肿瘤治疗的“必答题”(《新民晚报》康健园) (原创)

好孕日记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

回复
确定

提示

只有发帖本人才能操作哦~

城市
医院
医生
问题大全按字母浏览问题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