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无阴道综合征(MRKH综合征)是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子宫异常(双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单角子宫等)、处女膜闭锁、阴道斜隔等。
一、MRKH综合征的病因:
(一)苗勒管发育不全:为常见原因。表现为子宫和阴道上2/3发育不全,染色体核型46,XX,有正常女性第二性征。可伴发肾脏、骨骼、听力等畸形。
(二)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染色体核型为46,XY,由于对雄激素不敏感,会有乳房发育,女性外阴,社会性别多为女性,治疗方面一般采取切除睾丸、再造阴道。
二、MRK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无阴道;2.子宫缺如或始基子宫,极个别患者有发育正常的子宫,青春期后可有周期性腹痛或宫腔积血、子宫增大与压痛;3.卵巢正常,第二性征和外阴为女性型表现,体格发育呈女性,具有女性性心理,智力正常;4.染色体核型多为46,XX。
三、MRKH综合征治疗:一般从三方面进行治疗:性生活、妊娠、心理压力。目前的治疗目的主要为解决性生活问题,兼顾外阴整形重建。根据患者无阴道原因及临床表现而采取个体化处理。
(一)手术时机的选择:应选择年龄大于18岁,身体发育比较成熟者,且患者有性生活的要求或有结婚的欲望。注意术前需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并为患者保密隐私。
(二)MRKH手术方式及特点:有经阴道腹膜代阴道成形术、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组织工程生物补片法阴道成形术、阴道牵引成型法、阴道扩张法、腹腔镜下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
1.经阴道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既往较多见,手术相对简单,但风险大,术中易错误牵引肠道而发生肠道损伤造成肠瘘。
2.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但住院时间长,换药时疼痛较剧。术后效果较满意,阴道长度、宽度良好,松紧度好,但顶部挛缩,润滑度略差。
3.补片法:手术操作简单,但术后阴道松紧度略差,易发生明显挛缩。
4.阴道牵引成型法:国外较多,疼痛严重。
5.阴道扩张法:手术简单。
6.腹腔镜下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具有再造阴道弹性好、具有分泌物、更接近自然阴道等优点,但手术难度及风险均较大。
四、腹腔镜下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
(一)术前准备:
1.肠道准备:缓泻剂,流食3-5天,肠道灭菌剂,术前清洁灌肠。
2.会阴部皮肤准备:PP坐浴,保持会阴皮肤清洁。
3.术前导尿并留置导尿管。
(二)手术步骤:造穴;寻找恰当肠段;流离肠系膜和血管;保留血管瓣,切除肠段;端端吻合,人工阴道;阴道填塞物充填人工阴道。
腹腔镜优点为腹部切口小、可取较短肠段(一般15cm即可)。
(三)手术关键步骤及难点:
1.阴道造穴:(1)注意避免膀胱、尿管及肠道副损伤,尤其是直肠损伤;(2)所造阴道尽量松一些,至少三指宽。
2.所取肠管需保留血管襻;
3.腹腔镜下取肠段;
4.端端吻合。
(四)并发症: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尿道膀胱、直肠损伤;人工阴道坏死;阴道造穴部位感染;直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人工阴道狭窄,多为阴道宽度不够。
(五)两种手术方式比较:
本期主讲:
罗喜平,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妇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妇科肿瘤腹腔镜微创治疗、宫颈病变,女性生殖道畸形成型手术、月经过多宫腔微创治疗,主持及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所主持宫颈癌防治研究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所主持宫腔微创治疗月经过多研究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包括SCI等科研论文40余篇。
转载于妇产科网
先天性无阴道综合征(MRKH综合征)是常见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子宫异常(双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单角子宫等)、处女膜闭锁、阴道斜隔等。
一、MRKH综合征的病因:
(一)苗勒管发育不全:为常见原因。表现为子宫和阴道上2/3发育不全,染色体核型46,XX,有正常女性第二性征。可伴发肾脏、骨骼、听力等畸形。
(二)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染色体核型为46,XY,由于对雄激素不敏感,会有乳房发育,女性外阴,社会性别多为女性,治疗方面一般采取切除睾丸、再造阴道。
二、MRK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无阴道;2.子宫缺如或始基子宫,极个别患者有发育正常的子宫,青春期后可有周期性腹痛或宫腔积血、子宫增大与压痛;3.卵巢正常,第二性征和外阴为女性型表现,体格发育呈女性,具有女性性心理,智力正常;4.染色体核型多为46,XX。
三、MRKH综合征治疗:一般从三方面进行治疗:性生活、妊娠、心理压力。目前的治疗目的主要为解决性生活问题,兼顾外阴整形重建。根据患者无阴道原因及临床表现而采取个体化处理。
(一)手术时机的选择:应选择年龄大于18岁,身体发育比较成熟者,且患者有性生活的要求或有结婚的欲望。注意术前需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并为患者保密隐私。
(二)MRKH手术方式及特点:有经阴道腹膜代阴道成形术、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组织工程生物补片法阴道成形术、阴道牵引成型法、阴道扩张法、腹腔镜下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
1.经阴道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既往较多见,手术相对简单,但风险大,术中易错误牵引肠道而发生肠道损伤造成肠瘘。
2.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但住院时间长,换药时疼痛较剧。术后效果较满意,阴道长度、宽度良好,松紧度好,但顶部挛缩,润滑度略差。
3.补片法:手术操作简单,但术后阴道松紧度略差,易发生明显挛缩。
4.阴道牵引成型法:国外较多,疼痛严重。
5.阴道扩张法:手术简单。
6.腹腔镜下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具有再造阴道弹性好、具有分泌物、更接近自然阴道等优点,但手术难度及风险均较大。
四、腹腔镜下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
(一)术前准备:
1.肠道准备:缓泻剂,流食3-5天,肠道灭菌剂,术前清洁灌肠。
2.会阴部皮肤准备:PP坐浴,保持会阴皮肤清洁。
3.术前导尿并留置导尿管。
(二)手术步骤:造穴;寻找恰当肠段;流离肠系膜和血管;保留血管瓣,切除肠段;端端吻合,人工阴道;阴道填塞物充填人工阴道。
腹腔镜优点为腹部切口小、可取较短肠段(一般15cm即可)。
(三)手术关键步骤及难点:
1.阴道造穴:(1)注意避免膀胱、尿管及肠道副损伤,尤其是直肠损伤;(2)所造阴道尽量松一些,至少三指宽。
2.所取肠管需保留血管襻;
3.腹腔镜下取肠段;
4.端端吻合。
(四)并发症: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尿道膀胱、直肠损伤;人工阴道坏死;阴道造穴部位感染;直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人工阴道狭窄,多为阴道宽度不够。
(五)两种手术方式比较:
本期主讲:
罗喜平,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妇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妇科肿瘤腹腔镜微创治疗、宫颈病变,女性生殖道畸形成型手术、月经过多宫腔微创治疗,主持及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所主持宫颈癌防治研究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所主持宫腔微创治疗月经过多研究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包括SCI等科研论文40余篇。
转载于妇产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