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客服

子宫肌瘤的治疗 (原创)

宋红娟
宋红娟主任医师 副教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子宫肌瘤 是指 子宫平滑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宋红娟

根据生长的位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或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等,由不同类型的 子宫肌瘤 可表现出 月经过多 、下腹部包块或排尿、排便困难等临床表现。

发病的年龄通常是在30-50岁的妇女中,约有20-50%的人患有 子宫肌瘤 ,但由于肿瘤的发展缓慢而没有什么临床的症状,所以有些情况下,是因为身体检查无意间查到此病,所以大部分人是没有得到更早的治疗,甚至没有治疗。

子宫肌瘤 虽为良性病变,存在变性的可能。主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退行性变,退行性变的主要原因为 子宫肌瘤 局部血液供给不足所致,多与临床症状无关。

一、 子宫肌瘤 变性:

①玻璃样变;②囊性变;③红色变性;④脂肪变性:极罕见;⑤钙化;⑥感染及化脓;⑦恶性变:肌瘤恶变主要为肉瘤样变,发生率为0.4%~1.25%,肉瘤样变多见于肌壁间肌瘤,40~50岁妇女较多,30岁以下较少见,肌瘤在短期内迅速长大或伴有不规则出血者应首先考虑恶变,肌瘤恶变后,组织变软而且脆,切面呈灰黄色,细腻,似生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镜下可见平滑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旋涡状结构消失,细胞有异型性。

二、 子宫肌瘤 类型:

子宫肌瘤 可发生在子宫任何部位,按肌瘤所在部位不同可分为子宫体肌瘤和子宫颈肌瘤,前者约占 子宫肌瘤 90%~96%,后者仅占2.2%~8%,宫颈和宫体同时存在肌瘤占1.8%。子宫颈肌瘤可生长在子宫颈前唇或后唇黏膜下,宫颈肌瘤突向颈管内可形成带蒂宫颈肌瘤,宫颈肌壁间肌瘤,可随肌瘤逐渐长大,使宫颈拉长,或突向于阴道或嵌顿充满盆腔,此时正常大小的子宫体位于巨大的宫颈上,将子宫或膀胱上推至下腹部,并使两侧的盆腔解剖关系发生变异,增加了手术的危险度。根据其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将其分为3类;

①肌壁间肌瘤:肌壁间肌瘤(intramural myoma)又称子宫肌层内肌瘤,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周围有正常的肌层包绕,肌瘤与肌壁间界限清楚,常将围绕肌瘤被挤压的子宫肌壁称为假包膜,此类肌瘤最多见,占肌瘤总数的60%~70%,肌瘤常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小者如米粒或黄豆大小,不改变子宫形状;大者可使子宫增大或使子宫形状改变呈不规则突起,往往宫腔也随之变形。

②浆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subserous myoma)当子宫肌壁间肌瘤向子宫表面的浆膜层生长,以致肌瘤表面仅覆盖着少许肌壁及浆膜层时称为浆膜下肌瘤,当肌瘤继续向浆膜下生长,形成仅有一蒂与子宫壁相连时称为带蒂浆膜下肌瘤(pedunculated myoma),肌瘤生长在子宫两侧壁并向两宫旁阔韧带内生长时称为阔韧带肌瘤(intraligamentary myoma),此类肌瘤常可压迫附近输尿管,膀胱及髂血管而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带蒂浆膜下肌瘤可发生扭转,由于血运受阻,肌瘤蒂断裂并脱落于盆腹腔内,肿瘤发生坏死,若脱落肌瘤与邻近器官如大网膜,肠系膜等发生粘连,并从而获得血液供应而生长称为寄生性肌瘤(parasitic myoma)或游走性肌瘤,浆膜下肌瘤占肌瘤总数20%~30%,由于肌瘤外突多使子宫增大,外形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状,带蒂浆膜下肌瘤则可在子宫任何部位触及,为可活动的实性肿物,阔韧带肌瘤则于子宫旁触及,活动受限。

③黏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submucous myoma)为贴近于宫腔的肌壁间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表面覆以子宫内膜称为黏膜下肌瘤,这种肌瘤突出于宫腔,可以改变宫腔的形状,有些肌瘤仅以蒂与宫壁相连称为带蒂黏膜下肌瘤,这种肌瘤在宫腔内如异物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由于重力关系,肌瘤逐渐下移至宫颈内口,最终蒂被拉长,肌瘤逐渐被推挤于宫颈外口或阴道口,此类肌瘤占总数10%左右,由于肌瘤位于宫腔内,子宫多为一致性增长,由于肌瘤的牵拉和肌瘤蒂的血液供应不足,可使子宫有轻度内翻及肌瘤表面内膜的出血,坏死,感染而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及分泌物增多, 子宫肌瘤 常为多个,上述肌瘤可2种甚至3种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称为多发性 子宫肌瘤 。

三、 子宫肌瘤 治疗

  治疗原则

1.随访观察(所谓的期待治疗):适用于肌瘤不大、月经量增多不明显者。期待疗法即为定期随诊观察,而不需要特殊处理。主要适于 子宫肌瘤 大小<5cm,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 子宫肌瘤 患者,若为近绝经妇女,期待绝经后肌瘤可以自然萎缩。

2.药物治疗:适用于肌瘤不大、月经量增多不明显的近绝经期患者。或者术前治疗,为手术做准备。 子宫肌瘤 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临床采用激素药物治疗,历时已逾半个世纪,曾试过多种药物,但根治肌瘤的药物仍处于探索过程中。
子宫肌瘤 药物治疗适用于:
  A.术前辅助治疗,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适应证,大肌瘤伴有严重子宫出血,术前临时用药使 子宫肌瘤 缩小后手术,使术中出血减少而且操作容易尤其是 子宫肌瘤 剔除术。值得注意的是若行 子宫肌瘤 剔除术,有些 子宫肌瘤 因术前应用药物而缩小,可使术者术中难以发现而被遗漏,因而会增加 子宫肌瘤 剔除术后“复发”的机会。
  B. 子宫肌瘤 合并不孕患者,经药物治疗后 子宫肌瘤 缩小,为受孕改善条件。
  C.近绝经期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后,有些患者可以提前过渡到绝经,肌瘤随之自然萎缩。
  D. 子宫肌瘤 患者有严重合并症,暂不能接受手术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控制 子宫肌瘤 生长,暂缓手术。

3.手术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 的传统手术方法有很多种,有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 剔除术等,子宫动脉栓塞术,途径有大创开腹,微创宫腹腔镜及介入栓塞治疗之分。这些方法都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A.子宫切除治疗的优点是由于切除了子宫,解除了对新发 子宫肌瘤 的担忧。而失去子宫后的诸多不良影响:开刀切除本身是一种伤害疗法;术中可能出现麻醉意外等;术后有可能出现肠粘连等手术并发症;出现盆腔松弛;此外卵巢少了子宫动脉上行支的血液供应,易发生早衰、更年期提前等,可能影响女性性生活,甚至部分女性性格改变等等。
  B.微创治疗的优点是可保留子宫,瘢痕小,创伤较小。腹腔镜治疗更容易复发,其中1/3患者需再次手术,术中可有大出血、损伤周围脏器的风险,术后有疤痕及肠粘连等副作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可引起发热、疼痛、盆腔感染、栓塞正常脏器、影响性功能等并发症;同时有X线的辐射影响。

显示全文

发布时间:2014-01-17 15:33

宋红娟主任医师 副教授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擅长:生殖内分泌不孕症的宫腔镜、腹腔镜的诊断治疗,盆腔底部功能障碍:尿失禁、子宫脱垂治疗。妇科肿瘤的诊断、手术治疗。

上一篇: 阴道出血怎么办? (原创)

下一篇: 子宫肌瘤的家庭保健 (原创)

好孕日记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

回复
确定

提示

只有发帖本人才能操作哦~

城市
医院
医生
问题大全按字母浏览问题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