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客服

中医科针灸室特色治疗项目——针灸治疗呃逆、急性肠梗阻 (原创)

肖岚
肖岚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中医科

呃逆俗称打嗝,为膈肌痉挛引起的收缩运动,吸气时声门突然关闭发出一种短促的声音。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的膈肌。正常健康者可因吞咽过快、突然吞气或腹内压骤然增高而引起呃逆,多可自行消退,有的可持续较长时间而成为顽固性呃逆。西医学的单纯性膈肌痉挛,其他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以及胃、肠手术后等所引起的膈肌痉挛,均属中医呃逆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情志因素,或正气亏虚,或寒、热、痰、郁,皆可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中医科针推室运用针灸治疗本症的经验丰富,临床疗效确切,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基本治法,常以天突、膻中、中脘、膈腧、攒竹、内关、足三里为主穴,根据辨证不同,选取其他配穴。还可配合穴位注射:胃复安+维生素B1穴位注射双内关或足三里,对顽固性呃逆有较为满意的效果。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医科肖岚

急性肠梗阻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在肠道内正常通过发生障碍。病情复杂,发展迅速,处理不当常能危及生命。临床的共同表现为剧烈的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和排气。一般可分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麻痹性多见)和缺血性肠梗阻三类。针灸对肠套叠、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等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关于针灸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作用机理,一些研究揭示,在神经、体液因素的参与下,针刺可能是通过调整肠道功能,改善血运,加强吸收,从而促进肠梗阻解除的。针灸主要取穴:中脘、大横、足三里、大肠俞、天枢、上巨虚。配合电针、温针灸,效果更佳。此外,还可采用穴位注射:以0.25%~0.5%普鲁卡因注射液、新斯的明或阿托品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天枢或内关。运用针灸手段治疗轻中度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无手术指证时)是中医科针推室的特色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缩短疗程。


显示全文

发布时间:2015-05-31 09:22

肖岚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中医科
擅长:神经科、妇科、内科疑难杂病及亚健康调理,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难治性皮肤病,针灸/穴位埋线抗衰镇痛等。

上一篇: 中医科针灸室特色治疗项目——乳腺增生三联疗法 (原创)

下一篇: 疑难顽症的克星——穴位埋线治疗 (转载)

好孕日记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

回复
确定

提示

只有发帖本人才能操作哦~

城市
医院
医生
问题大全按字母浏览问题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