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客服

为什么要反对盲目黄体酮催经?(王艳宏,王若光) (原创)

王若光
王若光主任医师 教授好大夫工作室 妇产科

黄体酮催经临床使用普遍,但我们常常看到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建议如下:

1、人体正常的生殖及其内分泌是排卵节律化、卵泡发育及其伴随的内分泌有序化,内膜对内分泌响应的同步化结果。即轴腺轴-卵巢及其内分泌呈现周期性节律。正常情况下性周期(月经周期)是3~5周,平均4周。病理状态下周期变化会超过5周或短于3周。当月经周期超过5周或更久的停经时,许多医生会考虑采用黄体酮催经。 好大夫工作室妇产科王若光

2、月经的基本机制是:人体排卵后,卵子遇到精子则受孕,未遇到精子则时,则必然来经。正常情况下排卵是规则的节律性(即性周期),由于排卵的规则而产生规则的月经。

3、卵泡发育和排卵以及其伴随的内分泌节律是每一个月经周期(性周期)的主宰。而排卵节律的产生,是由于卵泡发育规律所决定的。正常一个月经周期中卵泡从窦状卵泡发育到优势化、排卵共需要15天。

4、所有 月经失调 者,大多由于卵泡发育和排卵的不确定性所致。由于不排卵,或卵泡发育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用黄体酮催经时,需要谨慎,决不能盲目。

5、当决定要使用黄体酮催经时,一定要清晰判断卵泡发育的状态!我们经常看到某些女性正处于排卵期,或卵泡发育优势时,或卵泡发育启动时,或已经排卵后的黄体期时,仍然用了黄体酮催经。这样使用的问题在于:

( 1)当卵泡启动发育时,就决定了这个周期开始进入性周期的序列,伴随这个卵泡发育而产生排卵、黄体期、月经来潮。

( 2)当接近或正在排卵期时,正好又盲目用了黄体酮催经,则导致排卵失败,或卵泡不排卵形成囊肿。因为黄体酮催经剂量可以影响卵泡发育和影响抑制排卵,导致卵泡性卵巢囊肿出现。并因这种盲目用药进一步扰乱卵泡发育节律,打乱内在卵巢节律,导致进一步 月经紊乱 和异常出血。

( 3)当已经排卵或进入排卵后的黄体时,不需要再用黄体酮催经,浪费药物,增加肝脏和乳腺的不必要负担等多方面影响。

6、因此,要避免上述情况,拟采用黄体酮催经前,一定要进行激素和超声检查,这样联合分析,就能明确性周期或卵泡发育所处的生理性时间节点。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盲目催经。应避免黄体酮用药与内在卵泡节律相抵触。

7、只有确定卵泡完全没有进入发育序列时,才建议考虑黄体酮催经,才能避免不必要浪费和肝脏、乳腺等负担。

8、黄体酮催经是否能催来月经,或黄体酮(孕酮)效应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只有体内雌激素水平大于30pg/ml时,人体内分泌和内膜才会响应黄体酮催经。否则,经常看到一些盲目催经后,仍然未按时来经,盲目用药意义不大。

9、进入黄体期或排卵后,医生会根据必要采用黄体支持(补充孕酮)方法,以利于转化内膜和提高内膜容受性,或增加受孕机率。但这与盲目黄体酮催经完全不同。

10、使用黄体酮催经后,形成的出血并不是真正月经。不能作为月经期而进行基础激素的测定,这样检测的激素受到黄体酮用药(药物性轴反馈和药物影响内源性激素和内膜,以及孕酮与雌激素协调作用形成撤退性出血)影响,测定的激素结果没有临床实际意义。不如黄体酮用药前测定激素,更能反映患者身体内分泌的真正情况。检测激素的目的是反映最真实情况,而决不是药物作用后的结果。

11、黄体酮作为孕激素,使用催经时需要关注体重是否肥胖,脂肪肝或肝功能异常,乳腺增生或结节或潜在不良风险。卵巢囊肿或 子宫肌瘤 等,以及凝血机制,糖尿病或潜在进展等因素。

12、最科学的调经,是明确判断并依从于内在卵巢或卵泡发育的节律,减少药物性不必要扰乱,最大限度的强化和促进自然排卵节律建立并稳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调经目的。也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月经失调 ,闭经,异常子宫出血,以及助孕的基础方法。

依从于内在卵泡发育节律,更利于调经获得效果,甚至不药而愈,或减少药物浪费,减少药物母性损害。

医生必须基于正确判断就诊时的情况,即通过就诊未用药时激素和超声情况清晰判断。

13、调经或改善卵巢和内分泌功能的分析,在就诊时医生需要分析过去情况,立足现在状态,着眼未来发展走向,强化和建立规则的卵泡发育和排卵节律,以及内分泌的正常水平,从而形成生育力的重要基础,即生殖及其内分泌节律化有序化,内膜修复生长、脱落的同步化。

作者:王艳宏,王若光

显示全文

发布时间:2018-10-03 00:51

王若光主任医师 教授
好大夫工作室 妇产科
擅长:(1)妇科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症、月经失调、子宫出血,不育不孕,男性弱精少精阳萎早泄等。 (2)复发流产、胎停,妊娠维持等精准诊断病因分析、保胎治疗。 (3)妇科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产后疾病等; (4)遗传咨询分析与分子诊断,临床表型-超声征象-分子遗传联合分析,出生缺陷与产前诊断咨询。 (5)妊娠期与哺乳期用药安全与毒理咨询。 (6)妊娠感冒、咳嗽;内科咳喘诊治等; 熟悉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病理生理学,植物化学及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药剂学。 << 收起

上一篇: 王若光教授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问题的看法(原文1)

下一篇: 王若光教授针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深度剖析 (原创)

好孕日记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

回复
确定

提示

只有发帖本人才能操作哦~

城市
医院
医生
问题大全按字母浏览问题

"包成功"方案咨询 2条新消息

免费三甲医院专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