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每年体检报告上的异常指标总令人困惑,血脂异常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究竟该优先关注哪一项?临床研究显示,40%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未被发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随着《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更新,甲状腺功能七项检测被正式纳入心血管风险评估体系。

一、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直接影响肝脏合成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能力。甲减患者因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会抑制胆固醇7α-羟化酶活性,导致总胆固醇蓄积。2025年发布的临床数据显示,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出现混合型高脂血症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3.2倍。
二、双向筛查
某三甲医院曾接诊反复胸痛的中年患者,其LDL-C持续在4.9mmol/L居高不下。常规降脂治疗失败后,甲状腺功能检测发现TSH高达15μIU/mL,确诊桥本甲状腺炎。经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血脂指标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此案例验证了《共识》提出的筛查原则:对于不明原因的血脂异常,必须同步进行甲状腺抗体谱检测。
三、分级筛查
| 人群类型 | 甲状腺检测频率 | 血脂检测频率 | 关键指标组合 |
|---|---|---|---|
| 健康体检人群 | 每2年 | 每年 | TSH+FT4+TC+TG |
| 心血管病患者 | 每半年 | 每季度 | TPOAb+TGAb+sdLDL-C |
| BMI≥28人群 | 每年 | 每半年 | TRAb+FT3+non-HDL-C |
四、三级预防策略
对于已确诊高脂血症患者,2025版指南建议将甲状腺超声检查纳入常规随访项目。正在接受他汀治疗者,需特别注意药物可能引发的亚临床甲减。建议在启动调脂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甲状腺功能评估。
结语
血脂检测与甲状腺功能检查如同人体代谢监测的'双螺旋',二者协同作用才能准确识别隐匿性疾病风险。建议30岁以上人群在年度体检时,务必选择包含TSH和脂蛋白a的'代谢安全套餐',真正实现疾病的早筛早诊。













